投诉建议
×
投诉联系人:韩爽
投诉电话:400-022-5333
邮箱:hanshuang@anxhit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号楼1层109-1

您好

请填写以下表格,以便于让我们的专家与您联系。
×
*提供上述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接收我们的信件,包括联想及其所有公司、附属公司和业务合作伙伴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有关的信息及公告。

安想智慧医院创造医疗新体验

服务于医疗行业的智慧力量

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安想智慧医疗CEO林林接受《第一财经》专访: 20年了,中国的医疗信息化还有希望吗?|未来访谈

发布日期:2019-10-29

本文转载在《第一财经》10月刊,文为安想(平安联想)智慧医疗CEO林林接受专访实录,文章中,林林畅谈了医疗信息化产业趋势和创立安想智慧医疗的创业路程,并对智慧城市框架下的未来医院形态给出独有的洞察。

怕没有哪个消费场景像医院一样,需要谨慎平衡快与慢的界限—由于涉及生命,治疗过程必须尽可能快起来,但也因为同样原因,规则、模式的任何一点改动都需要权衡再三。

过去常有患者抱怨,医院看病的体验是“三长一短”,即挂号、候诊、收费队伍长,看病时间短。事实上,为了让医疗场景快起来,中国已经花费20多年的时间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,但效果似乎仍不明显。不过在平安联想(以下简称安想)智慧医疗创始人林林看来,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:由于巨头的关注、资本的大量进入,医疗信息化产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。

林林 安想智慧医疗CEO,在IT信息化领域的开发上有25年经验。

Yi:YiMagazine

L:林林

Yi:安想最初是联想旗下的医疗部门,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领域?为何又从联想独立了出来?

L:联想一直想发展to B业务。2013年,我们开始注意到医疗信息化,当时,这个市场的领头羊份额也只有9%,不存在一家公司占据整个市场30%以上的情况。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,大多数医院对当时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不满意。而中国医疗行业的特殊性,又让外国的成熟方案无法照搬,必须就地取材、量身定制。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机会。

那一年在一次大会上,我们遇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以下简称温附一)的院长,他当时正想发展医疗信息化,自己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开发团队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我们双方对医疗信息化的想法很相近,于是建立了合作。我们提供信息化技术,温附一提供医疗技术。

以往的医疗信息化系统,都是从管理者出发,而这个系统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,比如开启全预约模式,患者到院后签到就诊。医生诊间收费,看病的同时药房就可以开药、护士就可以预约病床,问诊结束后直接住院。后来这个系统成为行业内一个“示范”,吸引了很多医院来参观学习。这也让我们看到这个领域能做的事情有很多。2016年,为了更好地发展这项创新业务,我们从联想正式分拆出来。

Yi:2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了医疗信息化变革,安想作为创业公司,如何跟传统巨头竞争?

L:以往这个领域的公司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“三长一短”的痛点。公司上市后,就进入到一个管理过程,销售、利润、报表这些东西遏制了你,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破釜沉舟。所以我认为,这个行业的变革只能来自外面的人。

另外从整个行业看,现在也到了一个爆发期:技术不断成熟、政策支持再加上资本的关注。去年,蚂蚁金服旗下公司投资了卫宁健康,腾讯则投资了东华软件,而去年3月,平安也向我们战略投资了数亿元,并成为我们的大股东。

Yi:除了帮助医院提升效率,医疗信息化还能起到什么作用?

L:解决中国医疗市场严重的马太效应。中国有几十万家医疗机构,但三甲医院占比仅2.7%,却提供了全国50%的医疗服务。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如何用技术让多数医院的诊疗水平提升起来,更合理地分配资源,比如规范化诊疗。

纸质的诊疗规范每年都在更新,但三甲医院之外的很多医生根本接触不到。以结直肠癌为例,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9道规范化诊疗的选择题中,中国医生的平均正确率仅为67%,误诊、过度治疗、存活率低,都与诊疗不规范有关。

我们正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合作,将《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》编译成信息化系统,对接进已有的医院业务信息系统中。从结直肠癌开始,未来一两年,我们计划覆盖中国的前十大高发癌种,而且我们会从甘肃等西部地区做起,覆盖全国所有的县级以上医院。此外,我们还在研究医院的产学研一体化系统,利用信息化,将医生看病和带学生结合起来。

Yi:提高中国医院诊疗水平的最大难点是什么?

L:第一个门槛是医疗技术。比如验血后,几个指标各自代表什么,不同数值如何分析:验血的结果再配合影像和其他的检查结果,判断癌症的概率。这是一个分拆知识图谱的过程,需要与医疗团队合作。另外就是定义辅助治疗手段:面对各种情况,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开刀手术,我们需要给每种治疗标准明确定义。然后要不断迭代。系统也在不断学习医生的诊疗习惯,使用的医生越多、积累的数据越丰富,系统就会越智能,这就运用到了人工智能的技术。另一个门槛是打通场景。20多年来,各家医院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,规范化诊疗系统不能是孤立的,必须和已有的系统打通,这恰恰是我们最擅长的。

Yi:如何营造未来健康舒适的城市?一个智慧城市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医疗体系?

L:首先分级诊疗、医联体会更加普遍,这主要是解决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。未来疑难杂症可以到三甲医院,常见病在社区就能解决,慢性病在治疗方案定下来后,通过互联网远程问诊。这不是一家医院能够独立完成的,需要智慧医疗的系统支撑。我相信只要技术成熟,这部分的发展会很快。

第二个变化在支付领域。医保资金有限,如何控制支出将成为一个亮点。现在正在铺开的是病种控费,一些症状和治疗方式类似的病,可以归为一组,防止过度医疗或者医疗不足。分类足够精细的智慧医疗系统是必要的支撑。

最后是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。很多人治病舍得花钱,但更好的选择是“治未病”。比如糖尿病,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治疗,但其实在发病前稍微调整生活习惯,就可以更好地控制。未来的智慧医疗将会和家庭医生结合,更好地预防疾病。

Yi:除此之外,对于未来的城市生活你还关注哪些方面?为什么?

L:我们身处科技创新一日千里、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变革洪流中,但我认为未来城市的形态无论怎样变迁,都要以人为根本,创建智慧城市。城市是人的聚集,也是由人而产生的内容的聚集。所以未来的城市空间,要在满足人的传统浅层需求的基础上,统筹整合并融合创新环境、文化、体验等深层需求,回应人们的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。相信科技创新可以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,期待未来的生活可以更美好。

Yi:从技术大公司高管到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,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L:在大公司,管理者最主要的任务是执行。目标确定后,执行力是最关键的,如何分拆任务、争取资源、利用资源,是大公司高管的生存之道。

创业后的改变我用两句话来概括。第一是“听真理的声音”。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向,否则会走很远的弯路。选择创业时,除了智慧医疗还有很多其他的创新模式可以选择,不少是当时的蓝海。今天回望,真正做起来的反而是我们这样在红海里厮杀的企业。另一句话是“做时间的朋友”。很多事情是慢慢积累的,急不得,找对了方向后,坚持最重要。

智慧型医疗以及舒适安全的生活工作空间,这些都是创建健康城市生活的基础,科技创新让智慧城市未来可期。